在数字中国建设全面提速的背景下,河北邢台凭借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和产业基础,正加速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向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城市转型。随着太行智算中心万P级算力集群的落成,这座曾以钢铁、装备制造闻名的城市,正以算力产业为突破口,开辟出一条传统与新兴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 算力基建提速:冀中南首个5000P算力群落成
### 多维优势赋能:区位、政策与人才协同发力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邢台市委将智算中心建设列入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任务,出台《推进电子信息及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并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加快数实深度融合”。市政府为太行智算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同步推进智算产业园建设,吸引人工智能、高端智造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
**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依托本地职业教育资源,邢台制定《数字人才培育行动计划》,与邢台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展政校企联合培养,已储备数字人才3000余人。同时,通过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近三年举办150余场学术交流活动,吸引30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 产研融合深化: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提速
作为老工业基地,邢台拥有食品加工、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以及44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如宁晋电线电缆、清河羊绒)。通过算力赋能,传统产业正实现“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 **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中钢邢机、晶澳太阳能等企业通过AI技术提升效率超40%,钢铁、装备制造等行业智能化覆盖率达60%以上;
- **垂直大模型开发**:谋划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等产业集群的垂类大模型应用,推动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与共享智造工厂建设。
### 未来规划:打造京津冀人工智能生态链
邢台下一步将聚焦补链延链强链,建设智算产业园,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强化土地、电力等要素保障。同时,深化与京津科研院所合作,探索教育、医疗等领域垂直大模型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资产化改革,完善数据交易机制。市委书记杨猛表示:“邢台将以算力为支点,撬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构建‘算力+数据+算法+应用’的全链条生态,力争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钢铁之城到算力新城,邢台的转型不仅为自身发展开辟新赛道,更成为河北“数字蝶变”的缩影。随着万P级算力池的落地和产业生态的完善,这座城市正以“京津冀算力新引擎”的姿态,重塑区域经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