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苏州经济运行稳健,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95.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其中,第二产业表现突出,增加值达2615.98亿元,同比增长6.7%,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第三产业增加值3449.95亿元,增长5.4%,延续复苏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29.75亿元,增长6.7%,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总产值达11130.4亿元。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等前六大重点行业产值增长6.1%,拉动作用显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6%,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服务机器人、光伏电池等高技术产品产量激增,增速超20%。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6.9%,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7.9%,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领域投资增速超26%,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外贸方面,进出口总额6325.2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增长11.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7.9%,占比超四成。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8.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贡献率达45.7%,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比57.1%,凸显苏州外向型经济优势。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2元,同比增长4.7%,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五年快于城镇,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分析认为,苏州经济韧性源于“制造业强市”底蕴与创新驱动战略的叠加。政府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布局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赛道,为持续增长注入动力。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苏州凭借产业链优势、政策效能释放及消费投资协同发力,有望在复杂形势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