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路径纪实

发布日期:2025-04-30

2025年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机场内,一架自主研发的“宝云号”无人运输机划破长空,完成河北省首次长航时大载重无人机首飞。这架可载重155公斤、续航覆盖300公里的无人机,标志着衡水低空经济从“航空运动”迈向“全产业链创新”的关键突破。依托1100平方公里空域、4000米飞行高度和全年320天可飞条件,衡水正以“天空之城”的姿态,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

空域优势与政策驱动:打造京津冀低空经济枢纽

衡水的低空经济布局始于2017年,当地以桃城机场为核心,构建起“一链九块”产业体系,涵盖航空制造、文旅、研学等九大板块。作为全国首家备案制改革的B类通用机场,桃城机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总投资167亿元,建成了国内首条罗福士草地硬化跑道及航空器博物馆等设施。2021年,机场引入斯洛伐克“毒蛇”飞机生产线,实现螺旋桨、蒙皮等关键部件国产化,成本降低40%-50%,年交付量持续攀升。

政策层面,衡水市政府出台“真金白银”支持:通航企业落地奖励50万元,省内短途航线年补贴100万元,推动中体飞行、享飞就飞等23家通航企业集聚。2024年,无人机培训基地承接华北最大规模考试,461名学员来自京冀鲁豫等地;全年培训无人机飞行员9100余名、有人机飞行员320名。

产业链闭环: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

衡水低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产业链布局。研发端,“宝云号”无人机可执行应急救援、智慧物流等多场景任务,价格仅为同类机型三分之一;制造端,除“毒蛇”飞机外,衡水正推进全球首款三轴eVTOL国产生产线,并计划启动警用无人机制造。应用端,无人机已渗透至农业植保、气象增雨、烟草配送等领域,枣强县麦田的植保无人机实现毫米级精准作业,衡水湖保护区通过“水陆空”立体巡查遏制非法捕捞。

文旅与研学则是产业链的延伸亮点。桃城机场开通的3条空中旅游路线串联衡水湖、园博园等景点,获评河北省百大人气旅游目的地;航空研学基地接待学生2.5万余人次,通过模拟驾驶、航模制作等课程激发青少年兴趣。2025年,机场将举办第三届“翱翔中国”全国低空无人飞行大奖赛等赛事,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

未来蓝图:构建“二五七”发展框架

衡水提出“二五七”战略:以“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智慧交通管理服务”为两大方向;打造通航机场、生产制造园区等五大基础板块;实现七大目标,包括建设全国最大民用飞行器交易中心、北方权威eVTOL组装中心等。2025年,中国民用飞行器展示交易博览会、京津冀低空飞行器安全管理高峰论坛等展会将落地衡水,推动产业向国际化迈进。

衡水通航产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童表示:“未来将通过空域资源、基础设施与产业创新的多维联动,加快从单一飞行场景向立体化低空经济生态圈跃升,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目前,衡水低空产业产值规模已达20多亿元,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产值近6亿元,逐渐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