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北京市产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呈现“增长强劲、创新加速、信心攀升”的鲜明特点。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北京通过深化政策创新、强化产业布局、加速数字化转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季度,北京市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过35%,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其中,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表现尤为突出,增加值分别增长17.2%和28%,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1万辆,同比增长1.4倍,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等标志性项目持续释放产能,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重点产业投资增长23.1%,信息软件业投资激增1.8倍,京津冀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为后续增长蓄力。同时,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和9.3%,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智能商品销售增长,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6个百分点。
北京持续发力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动能澎湃。国际医药创新园引入美敦力、阿斯利康、辉瑞三大巨头研发中心,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数字经济领域,自动驾驶新规落地、国产算力验证平台投用、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发布,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3%,核心产业增速达9.7%。人工智能产业加速集聚,备案上线大模型51款,占全国近半数,智能算力规模突破2万P,数据训练基地启用助力算法优化。
企业效益与市场预期同步改善。1-2月,规上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利润分别增长6%和37.5%,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一季度新设工业企业增长25.7%,信息软件业企业注册量激增1.8倍,折射出市场主体对首都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心。
北京市通过“两新”政策扩围、设备更新补贴等举措,推动工业产销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液晶显示屏、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外贸韧性增强,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突破500亿元,创三年新高,汽车、电气机械等领域出口增速达52%和1.2倍,“北京智造”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