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型布鲁菌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震撼发布,为临床诊疗指明方向

发布日期:2025-04-12

在医学领域,对于复杂疾病的准确诊断与有效治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结核性脑膜炎专业委员会制订的《神经型布鲁菌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正式发表,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为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全面且权威的指导。

神经型布鲁菌病,这一由布鲁菌侵袭神经系统引发的疾病,尽管在布鲁菌病总发病率中占比0.5%至25%,但其危害不容小觑。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春夏季节,该病更为高发,且临床表现多样,早期易被误诊,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挑战。更为棘手的是,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难以直达病灶,进一步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此次发布的《神经型布鲁菌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正是针对这一临床难题,汇聚了国内外顶尖专家的智慧与经验。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博士生崔玥、副主任医师叶红和张婧等执笔,武力勇教授担任通讯作者的共识中明确指出,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与感染牲畜或其排泄物的接触、吸入含菌气溶胶、以及食用未经巴氏杀菌的奶制品或受污染的生肉。这一发现对于临床医生在面对具有相关流行病学史的患者时,提供了重要的诊断线索。

在诊断过程中,脑膜炎作为神经型布鲁菌病最常见的表现,约占70%的病例。然而,常规脑脊液检查的意义往往有限,因此检测脑脊液中的布鲁菌成为确诊的关键。共识强调,一旦确诊,治疗方案需个性化制定,推荐使用头孢曲松、多西环素及利福平进行联合治疗。同时,治疗时间应持续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及脑脊液参数恢复正常,通常急性患者需要接受超过6周的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共识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布鲁菌病神经系统表现诊疗领域的空白,更为临床医师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诊断方法和诊疗路径。它的出台,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诊疗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随着《神经型布鲁菌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的正式发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神经型布鲁菌病的诊疗将更加规范、高效。这一共识的推广与应用,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医学专家能够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共同为攻克神经型布鲁菌病这一医学难题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