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增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保护与传承再添新力量

发布日期:2025-04-05

3月17日,从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传来喜讯,杜振忠、栾新春等6人荣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此次评选不仅标志着保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展示了该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杜振忠,作为保定老调的杰出代表,自上世纪70年代起便投身于这一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曾任保定老调剧团团长达23年之久,现任保定直隶老调艺术研究院院长。在他的领导下,保定老调焕发了新的生机,其独特的自然流畅表演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赢得了广泛赞誉。杜振忠还曾荣获多项大奖,包括河北省第三届戏剧演唱“燕赵红梅奖”大赛一等奖等,为保定老调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栾新春则是孙氏太极拳的优秀传承人,他不仅精通拳术,更致力于太极拳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多年来,栾新春组织了多场太极拳展演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有效增强了公众对太极拳文化的认知与兴趣。他的努力使得太极拳这一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王树昌,曲阳石雕的杰出艺术家,从业五十余年来,他与师傅共同打磨技艺,创作出无数精美作品,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雕刻人才。王树昌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丰富的题材而闻名,为曲阳石雕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庞永辉作为定瓷烧制技艺的守护者,致力于恢复和发扬这一传统陶瓷技艺。他创新的拉坯技术不仅获得了多项荣誉,更为现代陶瓷艺术注入了独特的风格。庞永辉的工作使得定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李仲生则是刘伶醉酒酿造技艺的传承人,他承袭古老酿酒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推动了刘伶醉酒的规模化生产,确保了这一非遗项目的长青。何深在书画毡制作技艺方面同样有着卓越贡献,他将传统与现代结合,通过公益讲座和捐赠等方式推广书画毡制作技艺,培养了大量徒弟,为这一传统技艺的延续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近年来,保定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该市已创建市级非遗传承基地81个、非遗工坊342家,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家、省级非遗传承基地12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同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18项,省级99项,市级498项。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众多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

此次新增的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仅是对保定非遗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非遗传承人的鼓励和激励。他们的加入将为保定市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更多非遗项目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