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河北沧州:出口转内销激活新市场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导语**
---
**正文**
在河北沧州献县的一家金属加工企业车间内,一台三维智能激光切管机正高速运转,仅需几十秒便完成了一段铝合金管材的精密雕刻。这是企业为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研发的新设备,不仅效率提升30%,还能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灵活调整参数。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依赖海外订单,现在国内基建、新能源等领域需求旺盛,倒逼我们加速技术迭代。”
沧州市拥有管道装备、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外贸依存度曾长期居高不下。然而,近年来全球经贸摩擦加剧,叠加国内大循环战略推进,当地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内需市场。据统计,2024年沧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863家,增加值同比增长6.7%,连续三年居河北省首位。这一数据背后,是沧州以科技创新破解“内外失衡”的深层逻辑。
**政策引路: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沧州市政府于2025年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研发、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举措。在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一家飞机制造企业通过政企联动,已取得10项实用新型专利,打通从零部件到整机装配的全产业链。企业技术总监王磊坦言:“政府的技术补贴和人才引进政策,让我们有底气投入研发。”
**市场倒逼:从“代工”到“品牌”的蜕变**
在沧县,一家五金工具企业曾长期为国际品牌代工,如今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仓储系统和模块化生产线,成功打入国内高端市场。“国内客户对品质和交付速度的要求更高,倒逼我们从‘廉价制造’转向‘精准服务’。”该企业总经理张伟介绍,公司内销占比已从三年前的不足20%提升至65%。
**创新驱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科技创新不仅激活了内需市场,更推动沧州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以管道装备产业为例,当地企业联合高校开发的新型防腐材料和智能化焊接技术,使产品寿命提升50%,并应用于国内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行业专家指出:“沧州经验表明,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完全能够找到内需新蓝海。”
---
**引用**
沧州市科技局局长李宏表示:“我们鼓励企业把出口标准转化为内销竞争力,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开辟新赛道。未来三年,全市将投入超50亿元用于关键技术攻关。”
---
**结尾**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沧州的转型之路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在出口转内销的浪潮中,科技创新正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它不仅缩短了供需错配的鸿沟,更重塑了区域经济的韧性与活力。这场以技术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或将为更多传统工业城市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