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川科技光模块业务崛起,技术驱动成就行业新贵

发布日期:2025-04-22

在AI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模块行业正经历技术迭代与市场格局的双重变革。可川科技凭借全链条技术布局与垂直整合能力,从硅光芯片设计到模块封装实现自主可控,良率突破90%,成本降低15%-20%,跻身行业头部阵营。这家曾以功能性器件为主业的企业,通过技术突围与产能释放,正重塑全球光模块产业竞争格局。

一、技术破局:全链条能力构筑核心壁垒

可川科技的光模块业务以“垂直整合”模式打破行业痛点。公司构建了从硅光芯片设计、晶圆检测到COB封装的全流程体系,通过晶圆级检测技术前置质量管控节点,将量产良率提升至90%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首条产线月产能达4-5万只,生产成本较行业均值低15%-20%,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双重突破。

“技术路线选择是关键。”可川科技研发团队表示,公司聚焦硅光技术路径,800G硅光模块已完成验证,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同时布局薄膜铌酸锂技术以应对3.2T超高速模块的研发需求。2024年研发投入达2亿元,重点攻关单波200G硅光调制器技术,目标将良率提升至95%以上。

二、市场突围:全球化定制与本土化适配双轮驱动

行业分析指出,全球AI算力竞赛推动光模块技术迭代加速,800G光模块已成主流,1.6T进入需求萌芽期,3.2T研发启动。可川科技通过技术积累与产能释放,抢占AI超算与智算中心升级的窗口期红利。Omdia预测,2025年全球硅光市场将超60亿美元,国内份额有望从15%提升至35%。

三、行业竞速:从技术跟随到引领者的跃升

可川科技的崛起折射出光模块产业的深层变革。传统厂商受制于分立检测工艺与封装后抽检模式,难以兼顾高精度制造与规模化量产,而可川通过全链条自主化生产体系破解这一难题。其研发团队由30名资深专家组成,核心成员平均从业超10年,在硅光芯片设计、封装工艺开发等环节积累深厚,支撑持续突破行业瓶颈。

“东数西算”政策与供应链安全需求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可川科技依托全流程技术积累,有望从技术跟随者跃升为行业引领者。随着产能释放与技术迭代,公司或将进一步重塑全球光模块产业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