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的登顶,绝非偶然。这背后是省委、省政府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系统性的谋划布局,从政策引领、资源调配、产业规划、区域协同等多维度发力,为全省综合算力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报告,从算力、存力、运力、环境四个维度出发,涵盖53个具体指标,全面评估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综合发展状况。河北在这一指数体系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算力发展的佼佼者。
在算力维度,河北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精准把握发展机遇,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适宜的气候资源条件,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地方扶持政策,大力推动算力产业发展。2024年,河北在用算力规模达到35.2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一举夺得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一的宝座。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算力产业发展的全过程,积极引导数据中心企业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先进节能技术,全省平均PUE(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值约1.35,在全国PUE较优省份中排名第4,实现了算力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存力方面,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河北持续加强存储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了较高的存储规模和存储质量,以应对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带来的数据存储指数级增长需求。2024年,河北存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4。与上年相比,存储容量增长约40EB(1EB=10的18次方个“字节”),年增速超过47%。
环境指数维度,河北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等地气候冷凉干燥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截至2024年,已有19个数据中心入选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此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怀来大数据产业园、廊坊开发区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高效承接京津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的实时算力需求外溢,构建起支撑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同城化算力池”,环境分指数位居全国第3。
河北算力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政策的赋能。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实际与长远发展,制定一系列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政策规划,为河北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河北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文件,助力河北发展成为国家级算力高地。特别是2022年以来,河北算力产业进入发展加速期。张家口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为加速构建绿色集约、协同联动的算力产业生态提供了战略支点,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区域算力资源高效调度、数据中心集群联动升级,并吸引高端数字产业链聚集,助力全省数字经济能级跃升。
以“算”成势、“算”赋百业,河北正以算力为笔,绘就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蓝图。随着算力产业的持续崛起,河北必将在数字经济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