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着海岸看中国 | 河北篇:向海图强,蓝色动能澎湃
在华夏大地的广袤版图上,河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环绕京津、毗邻渤海,其 487 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与 7200 多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共同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洋画卷。近日,“沿着海岸看中国”——河北篇的征程就此开启,让我们一同探寻这片沿海之地如何借海发力,扬起发展的风帆。
## 秦皇岛:滨海明珠,文旅与生态共绽华彩
踏入秦皇岛,便如步入了一个滨海的梦幻之境。长达 52.1 公里的黄金海岸,沙软潮平,是大自然恩赐的绝美风光带。这里的海滨浴场,每到夏日便热闹非凡,游客们尽情享受着阳光、沙滩与海浪的拥抱,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滨海乐章。
而秦皇岛的魅力远不止于海滩。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当地的海洋生态旅游发展得风生水起。船只穿梭于海面,带领游客领略海洋的浩瀚,观赏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或是探访神秘的海洋牧场,体验一把渔民的生活乐趣。同时,秦皇岛深知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沿海湿地的保护力度,为众多珍稀鸟类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家园,也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不仅如此,秦皇岛在海洋文化旅游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以海洋为主题的博物馆、展览馆林立,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先进的展示技术,向人们讲述着海洋的历史、文化与奥秘,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感受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 唐山:工业重镇,向海转型谱新篇
唐山,这座因煤而起、靠钢发展的工业重镇,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正凭借着依海优势,书写着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
曹妃甸港,作为唐山乃至河北的重要港口,一片繁忙景象。一艘艘巨轮停靠在码头,装卸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集装箱堆积如山,展现出强大的吞吐能力。这里不仅有着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更形成了以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为主的临港产业集聚区。曾经,唐山依靠内陆资源发展传统重工业,如今,借助港口优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让产品走向世界,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方面,唐山也走在前列。当地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等领域的探索。海上风电项目一座接着一座拔地而起,巨大的风车叶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将清洁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同时,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也在悄然崛起,成为唐山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 沧州:武术之乡,借海扬帆启新程
沧州,这座闻名遐迩的武术之乡,同样在海洋经济的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黄骅港,作为沧州沿海地区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发展迅猛。港口不断拓宽航道、提升码头等级,加强与国内外各大港口的合作,货物吞吐量逐年攀升。依托港口,沧州的石油化工产业蓬勃发展,一条条产业链延伸拓展,从原油炼化到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为地方经济撑起了一片天空。
除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沧州还积极探索海洋文化旅游与武术文化的融合发展。在沿海地区举办各类武术交流活动、民俗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游客们既能欣赏到壮阔的海景,又能感受到沧州武术的刚健威猛,品尝到当地特色的海鲜美食,这种多元融合的旅游模式,为沧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 向海而兴,河北 coastal cities 协同共进
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虽各有特色,但都沿着同一海岸线,肩负着共同发展的使命。如今,河北沿海地区不断加强协同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时,在生态保护方面,三市建立联合监测、治理机制,共同守护渤海生态环境。加强对海洋污染源的管控,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工程,让这片赖以生存的海洋始终保持清澈湛蓝,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海洋资源。
碧海无垠,浪潮涌动。河北正以这条 487 公里的海岸线为弦,奏响向海图强的激昂乐章,“蓝色引擎”全力轰鸣,澎湃动能势不可挡,向着海洋强省的目标奋勇前行,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