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2024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此次大会共颁发273项(人/组织)科学技术奖,展现了河北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显著进步和丰硕成果。今年的获奖项目呈现出技术创新成果显著、涉猎领域广泛、团队合作提升、产学研结合紧密、社会效益突出五大特点。
据了解,本次获奖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多个项目展示了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和推动作用,如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解决了雄安地下“一座城”的定位导航难题,在全国打造了应用样板;河北大学研制的高能效、低成本智能芯片,成为国际首款10纳秒级响应速度的存算一体原型芯片。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河北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攻关能力,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获奖项目涉猎领域广泛,涵盖了农业、医疗、信息技术等多个应用领域。省中医院针对胃肠黏膜的癌前病变提出了病理演变规律,制定了诊疗规范,并研发了9种专利阻断方药,有效逆转了“炎-癌转化”;燕山大学研制的遥操作系统远程高精随动感知技术及设备,实现了对作业环境的全面感知和危险环境下智能装备的高临场感远程高效安全操控。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河北省在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
团队合作也是今年获奖项目的显著特点之一。多个获奖项目均体现了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紧密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也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例如,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育成的高油高油酸高产花生新品种冀花18号和冀花19号,其应用面积已占全省花生总面积的47%,引领了花生产业向高质高效营养健康转型升级,这背后离不开科研团队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产学研结合在本次获奖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多个项目通过校企合作、院地合作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不仅促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也为河北省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
除了上述特点外,本次获奖项目还注重社会效益的凸显。许多项目在解决社会问题、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有效提高了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农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则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河北省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和颁发,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中杰出科研工作者的认可和鼓励,更是对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工作的推动和引领。未来,河北省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涌现和转化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