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河北省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24)》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河北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3.6,位居全国第9位,首次跻身全国第一梯队,标志着该省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河北省近年来紧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的持续努力。通过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纵深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据显示,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已连续5年保持稳定增长,近5年增幅达20.0%,增速居全国第5位。
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大型企业继续发挥引领作用。2024年,河北省大型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为7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这些企业通过打造供应链体系和网络化组织平台,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还带动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提升,促进了订单、产能、资源等的共享,推动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的形成。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小型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从2019年与大型企业相差81.1%,缩小至2024年的24.7%。中小企业充分借助我国大而全的产业链优势,运用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应用和服务,合理规划数字化转型路径,在所属行业的垂直细分领域做优做精。
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表现出色。2024年,河北省国有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4%;民营企业则达到59.7,较上一年增长8.7%,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具体业务环节上,河北省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高达77.9%,较上一年增长3.4个百分点;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为80.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特别是在新能源产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更是达到了89.6%,位居全省首位。
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两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4年底,全省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9万个,推动建设了155个5G工厂,其中8个入选国家2024年5G工厂名录。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建立,累计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达371个,省级平台有23个。此外,河北省还被工信部列入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地区、全国首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评估试点省以及“数安铸盾”应急演练省份,工业信息安全指数评分高达74.31,排名全国第2。
河北省还积极推进“十万企业上云”行动,持续扩充省企业上云供给资源池,目前上云资源池服务商已达102家,推进工业设备上云贯标。截至2024年底,全省上云企业超过10万家。同时,该省建成了6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显示,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算力分指数均居全国第1位。
省工信厅软件产业处处长李剑表示,未来河北省将继续提升关键业务全面数字化水平,加强各关键业务环节的综合集成能力,进一步推动两化融合向更高层次迈进。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赋能,河北制造业正加速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