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河北木版年画与大名草编入选

发布日期:2025-04-20

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河北省两个项目成功入选。这两个项目分别是:“木版年画:新年画描绘幸福生活”和“大名草编:以草为墨,书写乡村美好新篇章”。这一荣誉的获得标志着河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同时也展示了河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

河北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此次入选的武强汇名轩年画非遗工坊,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积极探索“非遗+”模式,通过开展传承及研学等相关工作,不仅有效推动了传统艺术的传承,还带动了120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这一成果充分体现了非遗工坊在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

大名草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湛的编织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遐迩。大名草编非遗工坊自2019年成立以来,采取“传承人+公司+非遗工坊+基地+农户”的传承生产运营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强化传承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艺水平,已帮助1000余人实现了就业,人均年收入近万元。这一案例不仅展示了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也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一项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此前,河北省已有多个非遗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如“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衡水内画:走出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等。这些案例的成功入选,进一步彰显了河北省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丰硕成果。

展望未来,河北省将继续探索将非遗融入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机制举措。通过完善扶持政策、搭建传播平台、强化示范引领等形式,带动非遗工坊及全省非遗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思路、打造过硬品牌,设计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不断提升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