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刷屏!河北知识产权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日期:2025-04-24

近日,河北省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晒出了知识产权工作的“成绩单”。一系列数据和案例,展现了河北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北省有效发明专利达6.6645万件,同比增长25.48%;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2408万件,同比增长30.22%。全省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为141.15万件,同比增长10.67%。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总数达到393件,同比增长6.5%。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河北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的生动实践。

在品牌培育方面,河北以商标品牌战略为抓手,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升级。例如,临西县轴承行业协会获准注册“临西轴承”集体商标,375家轴承生产企业成为成员单位,推动产业向标准化、精细化、高端化迈进。同时,故城龙凤贡面、黄骅梭子蟹等地理标志产品成功获批,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

除了注重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培育,河北还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2023年,全省实现专利转化许可2.82万次,同比增长70.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108.81%。通过专利转化“燕赵行”等活动,河北搭建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鹊桥”,促进高价值专利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此外,河北还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加强三地知识产权合作。通过签署《京津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等文件,建立专利转化运用长效联动机制,推动京津专利技术在河北转化1335次。同时,三地联合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亮剑”专项行动,累计互移案源线索307条,联合查办案件260件,有力维护了区域知识产权秩序。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河北持续加大力度。2023年,全省共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652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527件。同时,河北还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获批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河北分中心,指导石家庄、唐山等6市建成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风险预警平台。

此次晒出的“成绩单”,是河北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结果。站在新的起点上,河北将继续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