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县于家村:石头村古风新韵

发布日期:2025-04-30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的深山之中,隐藏着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村落——于家村。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被誉为“石头村”的古村落,探寻它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于家村,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直系后裔的发祥地。五百多年来,于家村人坚守着这片土地,用石头筑起了一座座房屋,形成了独特的石头文化。村中的石屋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街道、小巷、胡同宛如山村的掌纹,分布在村子中。历经沧桑的石头被岁月打磨得细腻光滑,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走进于家村,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村口的清凉阁,高三层,九脊飞檐,似塔非塔、似券非券,阁楼坐落在倾斜的天然大石块上,不打地基、不填辅料,下面两层均为全石结构,且石块巨大,长者数米,风格阳刚,实为鬼斧神工。清凉阁不仅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据村里的老人介绍,清凉阁是于谦后人为了纪念先祖而建造的,至今仍然屹立不倒,见证着于家村的历史变迁。

除了清凉阁,于家村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文化遗迹。蜃气楼戏台,写有“引商”“刻羽”字样的匾额仍在,台前四根檐柱支撑起一方天地,旧时锣鼓声仿佛依然在石砌台基间回荡。于氏宗祠内陈列着先人开荒的石锄、运水的桶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见证了于家村的发展历史,也传承了于家的优良传统和家风。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于家村也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文旅消费的持续变化,于家村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里修复了古建筑,完善了基础设施,打造了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五一”假期期间,于家村举办了第一届“戏聚太行 曲蕴天路”艺术节,不仅有河北梆子《大登殿》、京剧《梨花颂》等戏曲表演,还有井陉拉花、沉浸式情景剧《明朝那些事》、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等表演。古老与现代的激情碰撞,让游客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文化盛宴。同时,村里还邀请了直播达人来村里直播,向大家展示精彩的节目,推荐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介绍千姿百态的石头文化和淳朴深厚的民俗风情。线上开播以来,精彩的讲解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也让于家村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于家村的经济繁荣,也让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李翠娟开办农家乐二十多年了,她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穷,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我们这些老人和孩子。现在好了,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开了农家乐,每年收入两三万块钱不成问题。”像李翠娟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于家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井陉县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划定了天路沿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启动了井陉县天路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项目。通过政府立项、专家指导、第三方专业公司规划、设计、施工修缮等措施,对天路沿线的大梁江、小梁江、于家石头村等6个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提升。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和管理,让村民们成为乡村旅游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如今的于家村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它不仅保留了古老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和发展理念。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丽;在这里,你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和感受到村民们的热情好客。

于家村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保护好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让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于家村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