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宣布未来五年在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重点发展量子计算与大型机制造

发布日期:2025-04-30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于2025年4月28日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向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推动量子计算机和大型主机等先进技术设备的本土化生产。这一投资计划旨在巩固美国在全球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促进国内经济发展。IBM表示,此次投资中的超过300亿美元将专门用于扩展其在美国的量子计算机和大型主机制造业务。这些系统主要处理海量数据和关键应用任务,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就业格局以及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领跑者,IBM运营着全球最大的量子计算系统集群,其量子处理器性能较传统计算机提升数千倍,被视为下一代算力革命的核心技术。D.A. Davidson分析师吉尔·卢里亚指出,尽管IBM会持续投入量子领域,但15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更多是向美国政府示好的姿态。他认为,大型科技公司正在用投资承诺作为应对贸易冲突的“护身符”。

近年来,随着谷歌等公司宣布新一代量子芯片的突破,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业界对于该技术何时能实现真正应用仍存在分歧:谷歌预计五年内推出商业应用,而英伟达CEO黄仁勋则认为需要等待20年。IBM此次加码量子计算制造,或为抢占技术话语权与政策红利双重先机。

IBM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尔温德·克里希纳在声明中强调:“自114年前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专注于美国的就业和制造业。通过这项投资和制造业承诺,我们将确保IBM继续成为全球最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能力的中心。”他表示,IBM的目标是加速美国在全球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及削减开支措施已对IBM造成影响。上周,IBM透露由于政府削减开支,已有15份政府合同被搁置。在此背景下,IBM及其他科技巨头的投资承诺被视为向美国政府积极靠拢的举动。此前,英伟达和苹果也分别承诺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约五千亿美元,以应对潜在的关税风险。

业内分析认为,IBM的投资计划虽带有政策应对色彩,但其对量子计算和大型机制造的投入仍具有战略意义。量子计算代表未来技术变革方向,而大型机作为处理核心数据的基础设施,仍是金融、医疗等关键领域不可替代的技术。IBM此举不仅能够增强其在新兴技术领域的竞争力,还可能带动美国供应链升级和高端制造业回流。

然而,也有质疑声音指出,1500亿美元投资中实际用于生产设施的比例尚未明确,且IBM近年财报显示其研发投入和总支出规模与此计划存在差距。例如,过去五年IBM全球研发支出约为336亿美元,同期总运营支出为1418亿美元。如何将宏大投资计划转化为实际产能和技术突破,将是IBM面临的重要挑战。

总体来看,IBM的巨额投资承诺既是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回应,也反映了科技巨头在技术竞备中的紧迫感。随着量子计算商业化前景的逐步明朗,美国能否通过本土化战略重塑全球科技优势,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