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4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华盛顿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会面,讨论了有关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分歧。然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会谈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美国原计划对欧盟实施的20%“对等”关税以及汽车和金属领域的关税将不会取消。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和担忧,进一步加剧了欧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局势。
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欧盟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德国车企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汽车,一旦关税落地,大众、宝马的利润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将对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征收关税,但报复性关税的措施一直未能落实。欧盟正在寻求与美方达成一项“完全平衡”的协议,但如果谈判失败,欧盟已准备好动用其最有力的贸易措施,将反制范围扩大至美国的服务业。
有分析指出,此次贸易争端背后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矛盾。美国希望通过高关税保护本国制造业,减少贸易逆差;而欧盟则希望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贸易规则。双方在钢铝、未来可能新增的铜关税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美国希望欧盟主动提交提案,甚至讨论“共同关税”的可能性,但部分构想可能违反WTO规定,也尚未获得美方内部一致支持。
此次会谈的另一大焦点是所谓的“反胁迫工具”,这项工具不仅可以被用来向进口商品征税,还可限制第三国公司参与公共采购项目,或对服务贸易和投资设限。欧盟方面认为,鉴于美国钢铁厂对欧盟供应的废金属需求庞大,欧盟方面也在考虑对输美废金属加税等举措。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美欧贸易关系的紧张不仅影响了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氛围,也给全球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双方不能尽快解决分歧,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欧盟和美国都需要冷静思考,寻找共识,避免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做法。只有通过对话和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