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的对欧政策被广泛认为是其“美国优先”原则的体现。这种政策强调在国内事务上优先考虑美国的利益和需求,而在对外事务上则表现出更多的单边主义色彩。例如,特朗普宣布将对欧盟征收25%的关税,这一举措被广泛解读为对美国传统盟友的一种“背叛”。前美国高级外交官宾德纳格尔(James Bindenagel)表示,随着美国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包括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可能会寻求其他的合作伙伴,比如中国。他说:“特朗普远离欧洲,为北京试图将欧洲进一步拉入自己的轨道创造了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正以一个“全球稳定支柱”的形象出现,与特朗普政府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比。在欧洲经济陷入停滞、对俄罗斯“威胁”感到担忧的背景下,部分欧洲国家正重新向中国靠拢。《纽约时报》刊文称,特朗普“逆转了过去几代人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但这场外交变脸的背后,真的是特朗普“联俄抗中”的宏大战略吗?从很多方面来看,并非如此。特朗普的对俄立场让西方盟友感到困惑和不安,而他的对华强硬态度更是让欧洲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欧洲国家与美国之间的分歧不仅仅体现在贸易政策上。特朗普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常常表现出一种“交易性”的态度,这与欧洲国家所倡导的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精神相悖。欧洲国家通常更倾向于通过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单方面采取行动。因此,当特朗普政府采取单边主义行动时,欧洲国家往往会感到被忽视甚至被背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对欧政策存在诸多争议,但欧洲国家并没有完全倒向中国。欧洲国家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时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谨慎和独立性。他们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不希望过度依赖中国或与美国彻底决裂。因此,欧洲国家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往往采取一种平衡策略,既不会完全倒向中国也不会完全跟随美国。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对欧政策已经对跨大西洋关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如果特朗普连任成功并继续推行类似的政策,那么欧洲国家可能会更加积极地寻求与中国的合作。这将不仅改变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将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