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燕赵 意韵悠长——河北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综述**
**导语**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浪潮中,河北省以文化为纽带,以书香为底色,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让“书香燕赵”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从城市图书馆到乡村农家书屋,从线下诵读到云端共读,一场场阅读盛宴在燕赵大地铺展,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重塑着社会的文化生态。
---
**正文**
**政策引领:阅读成为“国家战略”的河北实践**
**创新场景:阅读“破圈”融入生活肌理**
在承德避暑山庄,游客手持古籍复刻版《康熙三十六景图》聆听历史解说;在雄安新区,“工地书屋”为建设者提供技能培训与文学读物的双重滋养;唐山市将“钢铁文化”与阅读结合,打造工业主题读书分享会。数据显示,全省“沉浸式阅读空间”较五年前增长270%,邯郸市“成语文化读书角”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万人次,传统文化与现代阅读形态碰撞出火花。
**数字赋能:云端书香跨越时空界限**
面对数字化浪潮,河北省搭建“冀云阅”数字平台,整合全省图书馆资源,注册用户突破800万。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开发的VR实景阅读应用,让用户“走进”鸡鸣驿古城读取戍边史书;衡水中学的“AI阅读导师”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学生定制书单。2023年全省数字阅读渗透率达68%,邢台市“直播荐书”活动单场带动图书销量超10万元,展现科技与传统的深度融合。
**重点群体:让阅读点亮每个角落**
针对农村地区,河北省实施“春雨计划”,每年配送图书200万册,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超万人次。保定涞源县通过“流动图书车+非遗展演”模式,使山区儿童借阅量同比提升45%。面向青少年,全省开展“燕赵少年说”红色经典共读活动,覆盖中小学1200所。石家庄外国语小学校长李虹表示:“当孩子们用多语种朗诵《西柏坡宣言》时,阅读已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社会协作:全民共建书香生态**
企业、社会组织与政府形成合力:中信书店在石家庄地铁设立“书香专列”,投放图书5000余册;河北省图书馆联合抖音发起#寻找燕赵最美朗读者#挑战赛,话题播放量破2亿次。更令人瞩目的是民间力量的崛起——唐山“钢铁侠”阅读志愿服务队深入矿区,邢台“麦田读书会”在收割季为农民推送农业科技读物,彰显全民参与的温度。
---
**专家视角**
“河北的全民阅读实践,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样本。”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评价道,“从政策精准施策到场景多元融合,从数字赋能到分众服务,形成了可持续的文化普惠机制。”
---
在廊坊市“运河书吧”,74岁的王德顺老人正通过有声读物学习编程知识;雄安新区某建筑工地上,90后工程师李薇的《雄安日记》被扫码借阅上百次。这些镜头折射出全民阅读的深层价值——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城乡精神鸿沟的填平、代际文化基因的接续。当书香融入时代脉搏,“人人皆学、处处能读”的愿景正在燕赵大地变为现实。
---
**结语**
从渤海之滨到太行深处,从纸质书香到数字浪潮,河北正以全民阅读为笔,书写着文化强省的新篇章。这场没有终点的“阅读马拉松”,不仅塑造着个体的精神高度,更标注着社会文明进步的刻度。当书页翻动的声音响彻燕赵,一个更富底蕴、更具活力的文化河北正加速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