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CEO库克首次透露关税影响:成本或增9亿美元

发布日期:2025-05-02

美国当地时间5月1日,苹果公司发布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CEO蒂姆·库克在随后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首次公开谈及关税政策对苹果的影响,称若当前全球关税税率保持不变且无新增关税,截至6月底的第三财季成本将增加约9亿美元。这一表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苹果股价盘后跌幅一度超过4%,折射出投资者对关税不确定性的担忧。

关税成本压力直击第三财季

库克明确表示,尽管年初关税对业务影响“有限”,但根据现行税率推算,第三财季(4月至6月)的成本将显著上升。他特别提到,苹果正在从美国十几个州采购芯片,但全球供应链中“绝大部分”零部件仍依赖中国市场。目前,苹果在中国进口产品需缴纳20%的关税,而美国暂免的125%“对等关税”仅针对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未覆盖零部件领域。此外,库克警告称,根据“232条款调查”,半导体等关键科技产品可能面临额外关税,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

供应链调整与风险对冲并行

为缓解关税冲击,苹果正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库克透露,公司计划在未来4年内从美国采购超过190亿颗芯片,并在亚利桑那州、德州等地扩大先进制造业布局,包括新建服务器工厂。然而,这些举措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中国供应链的效率和规模优势。目前,苹果在美国以外市场销售的产品中,中国制造占比仍高达“绝大部分”,转移产能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投入成为关键制约因素。

市场连锁反应与行业警示

苹果的预警揭示了全球科技产业面临的共性挑战。同日,亚马逊高管也在财报会议中暗示关税可能导致消费者需求疲软,微软则选择上调Xbox价格转嫁成本。分析指出,美国关税政策不仅推高企业运营成本,还可能通过供应链传导至全球市场,最终形成“企业埋单、消费者承担”的恶性循环。

截至5月1日,苹果总市值已较年初蒸发超6000亿美元,跌至3.2万亿美元。尽管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至266亿美元,但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降2.3%至160亿美元,凸显其在中国市场面临华为等本土品牌的竞争压力。库克虽强调“销售暂未受关税直接影响”,但承认未来iPhone、iPad等产品涨价风险存在,暗示成本压力或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企业困境

美国商会近日致信政府,要求豁免小企业关税并建立救济机制,但白宫以“减税方案”回应,拒绝短期调整。前财政部长耶伦警告,当前关税政策恐使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升至70%。在此背景下,库克表示“对供应链优化充满信心”,但坦言“6月后的关税走势难以预测”,凸显企业决策与政策环境的紧密博弈。

苹果此次财报释放的信号表明,全球关税战已从贸易层面深入影响科技企业的财务模型与战略布局。在成本攀升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平衡供应链安全、政策风险与消费端稳定性,成为苹果及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