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西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近年来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及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个南邻北京怀柔区、北接内蒙古正蓝旗的边疆县域,正逐步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亮点区域。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剪纸艺术之乡,丰宁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县名取“丰阜康宁”之意。如今,这里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潮河、滦河等五大水系滋养着京津地区的水源地,还拥有广袤的草原与林地。数据显示,全县有林地面积达572万亩,草场面积736万亩,为华北地区筑牢绿色防线。其地形横跨燕山北麓到内蒙古高原南缘,形成坝下、接坝、坝上三大地貌单元,孕育了多样的自然景观如东猴顶、云雾山等山峰。
经济发展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6亿元,同比增长约6%;固定资产投资高达95.64亿元,增速居全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38亿元,增幅达28.8%。农业方面,奶牛存栏量增至2.5万头,肉牛存栏达23万头,新认证有机种植面积扩展至7000亩,累计达15.6万亩。特色农产品如黄旗小米、丰宁香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有机叶菜等13个品种也跻身河北精品行列。工业领域同样亮点纷呈,国华新能源智慧产业园投入使用后吸引三家企业入驻,并建成一体化虚拟电厂;启汇能源储能电池组装线、金风科技储能项目相继投产,全钒液流电池和综合能源加氢站等前沿项目正在推进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为区域联通注入新动能。111国道、张承高速公路及张唐铁路穿境而过,2024年完成的国省干线改造工程长达75.1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42公里并修缮桥梁20座,使城乡路网更加便捷安全。电力设施同步优化,新建10千伏以下线路394公里,实现县城双回路供电,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彰显惠民本色。教育领域,全年新改建中小学及幼儿园35所,撤并教学点69个以集中优质资源;职业教育中心入选河北省“120工程”名牌校一档,并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提升,中医院和5所乡镇卫生院完成迁址扩建,加入怀柔医共体并建立京津冀专家工作室,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至村卫生室。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发力,全年举办送戏下乡、彩色周末等演出350场次,并通过外交部非遗推介会让丰宁剪纸等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
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自然与人文魅力。国家级文保单位凤山关帝庙历经雍正至嘉庆年间扩建,保存完整的古建群展现历史厚重感;喇嘛山景区以山石奇观与佛教文化相映成趣,佛珠洞天然山洞上的巨石宛如串珠;白云古洞则将峡谷、寺庙与洞穴景观巧妙结合。此外,九龙松等古树名木见证岁月沧桑,而新兴的自驾游线路更让游客得以深度探索草原天路之美。
民族风情与现代治理相得益彰。截至2025年6月,全县户籍人口40.02万人中,满族占66.56%,另有蒙古族、回族等34个少数民族和谐共处。政府通过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超102%、新增城镇就业3900人、适老化改造432户等举措,切实提高民生福祉。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广泛,全年发放救助资金1.75亿元惠及45279人。
从生态涵养到产业创新,从文化传承到民生改善,丰宁满族自治县正以多维度的发展模式,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地区的振兴篇章。这片融合了满蒙风情与现代活力的土地,未来将继续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铺就致富增收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