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宣布了一项重大成就:我国已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也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实力和国际合作的新高度。
据孙梅君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海关积极对外拓展合作,累计签署了519份合作文件,为国际贸易的顺畅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突破22万亿元大关,占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充分体现了该倡议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强劲拉动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的经贸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地区的进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展现出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全球化的战略布局。通过不断开拓新兴市场,我国不仅为自身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相关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实现了互利共赢。
在海关监管方面,“十四五”期间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量达到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规模位居全球之首。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赋能,海关总署全面加强了智慧海关建设,实现了全国通关一体化,极大地提升了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此外,我国还新增和扩大了40个开放口岸,总数已达到311个,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的口岸开放布局,进一步畅通了国内外物流通道。
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海关总署积极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等新业态监管模式,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加速了外贸新动能的提升。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3.8万亿元,连续八年稳居全球首位。今年前七个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增长7.3%,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孙梅君强调,我国在国际合作共赢方面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通过不断拓展“朋友圈”,我国的贸易多元化之路越走越宽广。未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相信我国将在国际贸易与合作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丰硕成果,也向世界传递了我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的坚定决心。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