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拟标注关税成本引白宫震怒 火速澄清称“未实施”

发布日期:2025-04-30

近日,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被曝计划在商品页面展示美国加征关税对价格的影响,此举迅速点燃了华盛顿的政治风暴。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4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猛烈抨击该计划,称其为“敌对且政治化的行为”,并质问为何在拜登政府通胀高企时亚马逊未采取类似举措。同日,亚马逊紧急澄清称,仅旗下低价板块Amazon Haul曾考虑标注部分商品关税成本,但未获批准且不会实施,主站从未有此计划。

风波起源:媒体爆料与白宫反应

事件源于美国新兴媒体Punchbowl News的独家爆料,称亚马逊拟在商品总价旁标注关税导致的额外成本,直接向消费者揭示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消息一出,白宫立即作出激烈反应。莱维特在发布会上直言,亚马逊此举是“政治化操作”,试图将关税政策的影响归咎于美国政府,并暗示亚马逊应同样标注通胀因素。她甚至将关税问题与“购买美国制造”挂钩,试图转移矛盾焦点。

亚马逊紧急刹车:从局部试点到全面否认

面对白宫的指责,亚马逊迅速“踩刹车”。公司发言人最初向CNBC承认,仅考虑在超低价购物板块Amazon Haul的部分商品中标注关税成本,但随后彻底否认该计划,称“未获批准且不会发生”。分析人士指出,Amazon Haul长期依赖中国直发的低价商品,而特朗普政府近期终止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可能迫使亚马逊重新评估该板块的运营策略。此次澄清或为缓和与政府关系,避免被视为“政治对手”。

政治博弈背后的经济逻辑

亚马逊若实施标注,将直接挑战特朗普政府“关税由外国承担”的核心主张。美国商会数据显示,加征关税已导致美国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10%-15%,但企业多通过供应链调整或提价转嫁成本。国会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支持亚马逊计划,认为应透明化关税对消费者的影响;而白宫则强调亚马逊“选择性标注”是借机批评政策。经济学家警告,关税成本最终仍由消费者和零售商分担,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零售业连锁反应:沃尔玛跟进表态

事件发酵后,美国另一零售巨头沃尔玛也紧急表态,称不会详细列明商品成本构成,强调“简化价格体系以维持低价”。此举被解读为零售业对政府压力的集体回应。目前,多家零售商因关税政策暂停促销或缩减规模,进一步凸显政策对企业的冲击。

中美贸易摩擦阴影下的企业困境

亚马逊和沃尔玛的回应折射出美国企业在关税政策下的两难:既要应对成本上升,又需避免卷入政治争议。中国商务部此前已明确反对美方单边关税措施,指出其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广交会期间,沃尔玛等企业重启对中国供应商的合作,但要求美方承担关税成本,显示出供应链调整的复杂性。

此次风波暂以亚马逊的澄清收场,但暴露了美国政府与企业间的矛盾升级。随着大选临近,关税政策或成为两党博弈的焦点,而企业如何在政治压力与商业利益间平衡,恐将持续考验美国零售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