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一直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寻求替代方案,包括加强国内稀土开发、与其他国家合作以及推动稀土回收利用等。然而,由于稀土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且环境影响大,这些措施的效果尚需时间来验证。
此次特朗普政府计划囤积海底金属,被视为一种更为直接和有效的应对策略。据悉,该行政命令将授权美国相关机构和企业加大对海底金属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力度,并建立国家战略储备,以确保美国在关键时刻能够获得足够的稀土供应。
对于美国的这一举措,中国方面表示了强烈不满。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指出,美国此举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同时,中国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业内专家认为,美国囤积海底金属的计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首先,海底金属资源的勘探和开采难度较大,需要高昂的成本和技术投入。其次,过度开采海底金属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反对。最后,即使美国成功建立了稀土储备,也难以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因为中国在稀土加工和应用方面拥有独特的技术和产业链优势。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地缘政治博弈的背景下,美国囤积海底金属的计划无疑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然而,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竞争也可能促使各国更加重视关键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中美两国在稀土领域的博弈仍将持续,而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将面临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