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省工信厅日前印发的《全省机器人产业2025年重点工作清单》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河北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突破400家,机器人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进一步做大产业增量,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省工信厅介绍,河北机器人产业链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实现营收146.4亿元,同比增长42.3%,营收较2022年翻了一番,且连续两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的不断突破,为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机器人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为了进一步做大机器人产业增量,河北省从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和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两个方面发力。据悉,今年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共计有50个重点在建项目,涵盖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河北机器人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河北省还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落户,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本地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河北省还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开展“机器人+”应用示范,推广机器人在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拓展机器人市场空间。
河北省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通过加大投入、优化环境、强化创新等措施,不断提升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和重点项目的加快建设,河北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河北省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将继续致力于做大产业增量,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河北有望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和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