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以“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隆重开幕。会上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报告显示,河北省凭借卓越的基础设施、高效的资源调度和持续的创新驱动,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综合算力指数榜首,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河北在算力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其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根据该报告,河北省在规模与质效两方面均表现突出:在用标准机架数、在建规模及智算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同时,上架率、电源使用效率(PUE)、算力业务收入等关键指标也呈现良好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廊坊市和张家口市的城市算力分指数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形成了“双核驱动”的发展格局。其中,廊坊依托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早期布局大数据产业园,吸引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企业集聚;张家口则凭借丰富的绿电资源和凉爽气候,建成多个大型数据中心集群,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碳中和目标。
河北的成功离不开政策与战略的双重加持。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节点,河北省加速构建覆盖全省的算力网络体系,推动智能算力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例如,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将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算力供给,园区碳中和率已达25%。此外,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的投运,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智算服务,孵化出“AI+外贸”“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等行业大模型,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从产业生态看,河北已形成从硬件设施到应用场景的完整闭环。在制造业领域,河钢集团利用算力优化炼钢工艺,单炉生产时间缩短10%;医疗、金融等行业也通过算力支持实现服务升级。据统计,2024年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39%,增速居全国第一,显示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此同时,省内多地正谋划扩建智算中心,如邢台市计划建成5000P算力群,进一步巩固区域竞争优势。
专家指出,河北的综合算力优势源于多重因素的协同效应:既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疏解机遇,也有本地政府前瞻性规划与市场化机制改革的推动。未来,随着全省算力资源接入全国一体化平台,以及跨区域数据流动通道的畅通,河北有望成为连接东西部算力需求的枢纽,为全国数字经济均衡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