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石家庄地铁5号线解放大街站传来捷报——作为目前河北省内最深的地铁车站,其深达38米的基坑开挖工作已全部完成。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不仅为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全省超深基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走进施工现场,相当于13层楼高的深大基坑映入眼帘,八层钢支撑如骨架般密布其间,钢筋绑扎作业有序展开,百余名建设者在各自岗位上协同奋战。据中铁十四局石家庄地铁5号线05工区项目副经理卢瑞鑫介绍,该站为地下5层岛式车站,全长160米,采用明挖法施工,累计开挖土方量约14万立方米。特殊的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双重挑战:车站所处地层以松散砂层为主,属于典型软弱地基;更棘手的是,车站底板位置低于地下水位线达11米,地下水突涌风险极高。此外,超深基坑的围护结构(地连墙)需精准控制沉降与倾斜幅度,以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面对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项目团队创新构建了“止水+降水+备用电源”三重保障体系。通过地下连续墙与工字形止水钢板形成封闭帷幕,有效阻隔外部水流渗入;在基坑内布置23口降水井实现24小时不间断抽排,配合周边12口观测回灌井动态调节水位平衡;同时配备两套备用发电机组应对汛期用电高峰,目前水位已稳定控制在设计标高以下。值得关注的是,工程建设中融入多项智能化技术:运用超声波探测仪实时监测地连墙垂直度及成槽质量,将沉降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引入钢支撑数字调控系统,依托300个调控点对围护结构进行智能调压,使整个基坑在开挖期间始终保持稳定可控状态。
由于上游车站至解放大街站区间盾构需下穿“京石京广铁路六线隧道”,该站被特别设计为河北省首个地下5层地铁车站,并首次采用地连墙围护结构工艺。随着基坑开挖顺利完成,车站正式转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据悉,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全线19座车站中,已有3座实现主体结构封顶,1个区间完成双线贯通,另1个区间达成单线贯通。业内专家指出,此次超深基坑的成功实践,标志着河北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