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这一数据表明消费市场延续了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以旧换新部分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新型消费活力增强,线上消费表现亮眼,服务消费需求也持续释放。然而,在整体消费市场向好的背景下,个别品牌的经营策略调整却引发了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印良品此次关店与开店并行的策略,体现了其从规模扩张转向盈利优先的战略调整思路。通过关闭低效店铺减轻财务负担,集中资源打造高坪效的旗舰店,有助于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事实上,作为创立于1980年的国际知名杂货零售品牌,无印良品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曾乘着消费升级浪潮迅速发展,一度成为中产阶级“生活美学”的代表。但随着名创优品、小米、网易严选等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其价格与定位上的优势逐渐被削弱。加之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如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查结果显示其生产的不锈钢剪刀边缘、尖端项目不合格;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披露其超声波香薰机(加湿器)端子骚扰电压不合格等,进一步影响了品牌形象。
不过,无印良品也在积极寻求转型突破。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9月到12月,其中国区的同店销售额连续4个月实现了同比增长;在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9个月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9.2%至5910.9亿日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1%至435.9亿日元。这些成绩表明公司的转型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争取中国市场,此前MUJI无印良品还推出了包括降价、推出联名产品、增售宠物用品、即时零售等业务创新举措。
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出分化特征: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网上零售额持续增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比重已达24.9%;另一方面,部分实体门店因选址不当或运营成本高企面临困境。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精细化运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需要在保持品质的同时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而对于企业来说,则需要平衡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在动态调整中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